——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科研創新、教育現代化受關注
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此前,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所做的關于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的說明顯示,在充分采納人大代表審議和政協委員討論提出的意見、建議后,國務院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的86處修改充實中,有10余處與教育息息相關,聚焦教育改革攻堅關鍵詞。
這些修改透露出了哪些政策信號?記者請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周洪宇進行了解讀。
修改體現鮮明政策導向
記者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在“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部分,補充了“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在“堅持深化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部分,增加了“穩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補充了這一句,是對去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呼應,同時也是對去年教育工作發展的一個肯定,進一步強調和肯定去年教育事業的發展?!敝芎橛钫J為,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則前面強調對總體教育事業發展的肯定,后面強調了對教育改革的肯定。
除了對過去5年工作回顧,在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部分,對教育相關內容的補充和修改,也體現出鮮明的政策導向。
比如,在“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部分,將“績效評價要加快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改為“科研項目績效評價要加快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將“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改為“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在“加大精準脫貧力度”部分,補充“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補短板、促公平,提質量、促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政府工作報告教育相關部分的修改補充更是精細化到“字字精準”。
周洪宇認為,在“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部分,將“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改為“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增加了“原始創新”,對高??蒲腥藛T是一種激勵,鼓勵他們潛心基礎研究,因為只有通過原始創新才能從過去的跟跑者、追隨者,變為領跑者。在“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部分,補充了“完善農村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恰恰說明,我們現在的農村公共服務是短板所在,必須要把這塊短板補齊。
著眼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周洪宇欣喜地發現,代表團審議時意見比較集中的幾方面內容都在政府工作報告“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部分修改中有所體現。
其中,比較受關注的是補充“重視對幼兒教師的關心和培養”;將“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改為“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對兒童托育中育兒過程加強監管”。
“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兩處增加,第一處講到,要重視對幼兒教師的關心和培養。近幾年,我國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暴露出幾個突出問題,比如學前教育幼兒教師培養的數量不夠,整體素質不高,很多人不具備幼師的基本素質和條件,就當了幼師?!敝芎橛钫f。
學前教育的第二處修改,也是本次兩會教育領域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關于全過程監管,在小組會上大家討論的特別多,主要集中在這樣會傷害教師的尊嚴和從業熱情,同時還會存在侵犯兒童隱私的可能?!敝芎橛畋硎?,“全過程”的修改應該是考慮到這個范圍過寬?!啊^程’是一個很難界定的概念,留下了一些法律上的模糊地帶,可能會侵犯兒童隱私以及老師的某些合法權益。而‘育兒過程’的表述更為準確,進一步縮小范圍,同時也避免了因界定過寬帶來的一些法律上的模糊地帶?!敝芎橛钫f。
周洪宇認為,“加強監管”是“治標”,要想“治本”還需要高度重視、加大幼教投入、加快師資培養,并在家長與幼兒園之間建立信任。